中國江蘇網5月8日連云港訊 為提升群眾性應急救護能力和水平,近年來,灌云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從“青少年”抓起,攜手該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,拓寬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新渠道,探索出一條以“生命教育”為核心、多元力量廣泛參與的創新之路。

普及培訓,守護校園安全環境。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是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舉措,是青少年素質教育重要內容。灌云縣紅十字會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,通過縣政府辦下文,明確將全縣五年級、八年級學生全部納入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范圍,將救護員取證培訓納入學校教職工專業發展培訓。依托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,每年分批次組織教職工、學生前往培訓,通過普及知識技能、培養學校救護師資力量,進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學生在突發事件、意外傷害中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救援技能,夯實校園安全基礎。

共建基地,打造沉浸教育平臺。灌云縣紅十字會與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簽署合作協議,投資30余萬元建設“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”,打造了富有科技性、互動性、趣味性的“生命健康體驗教室”,教室以踐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為理念,融紅十字運動文化、生命安全體驗教育、應急救護知識培訓為一體,通過實景模擬、實操練習、闖關游戲、科普小課堂等形式,開展沉浸式體驗教學,不僅引導未成年人在實踐中認識生命、理解生命、珍惜生命,還幫助他們主動掌握急救技能,增強健康意識,提升生命質量。

多元內容,筑牢生命安全防線。“生命健康體驗教室”布展貫穿紅十字運動發展及其成就、人類全生命周期及生命中可能遭遇的安全風險兩條主線,設置了溺水救護、居家安全、自然災害、預防火災、防踩踏等多個模塊,意外傷害及突發事件模擬演練,幫助未成年人掌握逃生技巧,增強防災避險意識,生命體驗基本覆蓋未成年人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安全隱患,通過紅十字知識培訓,學生們學習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》等,培育小小紅十字志愿者,從小樹立人道、博愛、奉獻的精神。

“下一步,我們灌云縣紅十字會將攜手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,充分發揮好‘生命健康體驗教室’作用,強化珍愛生命、珍惜青春的健康發展意識。同時,大力弘揚‘人道、博愛、奉獻’的紅十字精神,樹立學生關心社會、服務他人、樂于奉獻的道德觀和價值觀,讓人道的禾苗在這里培植,讓每名紅十字青少年懂得博愛的情懷,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!”灌云縣紅十字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會長陳書培表示。(劉玥 吳晨光)